首页 > 诗文 > 佚名的诗 > 一剪梅·漠漠春阴酒半酣

一剪梅·漠漠春阴酒半酣

[两汉]:佚名

漠漠春阴酒半酣。风透春衫,雨透春衫。人家蚕事欲眠三。桑满筐篮,柘满筐篮。

先自离怀百不堪。樯燕呢喃,梁燕呢喃。篝灯强把锦书看。人在江南,心在江南。

一剪梅·漠漠春阴酒半酣鉴赏

 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。上片写景,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:暮春时节,春阴漠漠,春风春雨吹透了、打湿了轻柔的春衫。此时春蚕已快三眠,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、柘叶满篮,把蚕喂得饱饱的。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,显得生机盎然。

 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,下片换转笔峰,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。“先自离怀百不堪”一句,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,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,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,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。回忆增添了离愁,已使人不堪;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。既不能“如同梁上燕,岁岁长相见”(冯延已《长命女》“三愿”),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,聊以慰情。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,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。“篝灯”,用竹笼罩着灯光,即点起灯笼。“锦书”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,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。“强”字入妙:盖此家书,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,心所不欲,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,故曰勉强看之,矛盾心情如见。歇拍两句“人在江南,心在江南”,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,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,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。

佚名简介

唐代·佚名的简介

...〔 ► 佚名的诗(421篇)

猜你喜欢

折杨柳行一首

明代黄省曾

青杨带芳堤,岁岁成枯凋。黄枝被严霜,忽复攀春条。

草木有再荣,素发无还毛。相送入玄夜,白骨捐山郊。

长沙郡丞丁君挽词

宋代张栻

廉吏今尤重,朝家诏举频。方看千里驾,忽尽百年身。

职业忧劳甚,游从笑语真。空令行路叹,没后见清贫。

送赵清臣宰姚江

楼钥

玉立君家好弟兄,蓝田风采照花城。

版舆寿母人间盛,千里何曾去送迎。

游石桥遇隐者

宋代赵鼎臣

巨石引飞梁,奔泉泻纤缟。行攀石上藤,坐听林间鸟。

兹游既物外,此地即天表。旷然脱尘嚣,率尔慕轻矫。

寓郭外别业

明代陶益

江郭侧径云一隈,石壁历乱悬莓苔。水长初逢鸂鶒浴,烟消远辨辛夷开。

贤人无来孤象纬,俗物难遣空徘徊。祇应黯黯客怀恶,尺牍细行谁与裁。

次韵昌甫所寄 其三

宋代韩淲

催景阴阳长短宵,天回星纪又玄枵。霜寒草野真无恶,雨湿禾场正不聊。

薄晚固宜山色远,经冬犹未水痕销。私家一饱官何恤,寂寂閒中岁月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