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箭连中双兔
御箭连中双兔。唐代。苏颋。 宸游经上苑,羽猎向闲田。狡兔初迷窟,纤骊讵着鞭。三驱仍百步,一发遂双连。影射含霜草,魂消向月弦。欢声动寒木,喜气满晴天。那似陈王意,空随乐府篇。
[唐代]:苏颋
宸游经上苑,羽猎向闲田。
狡兔初迷窟,纤骊讵着鞭。
三驱仍百步,一发遂双连。
影射含霜草,魂消向月弦。
欢声动寒木,喜气满晴天。
那似陈王意,空随乐府篇。
宸遊經上苑,羽獵向閑田。
狡兔初迷窟,纖骊讵着鞭。
三驅仍百步,一發遂雙連。
影射含霜草,魂消向月弦。
歡聲動寒木,喜氣滿晴天。
那似陳王意,空随樂府篇。
译文
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,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。
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,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。
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,一箭射中双兔连。
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,魂魄消于如月弓弦。
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,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。
哪像陈王那样子,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。
注释
宸(chén)游:帝王之巡游,此指天子游猎。
羽猎:帝王出猎,士卒负羽箭随从,故称“羽猎”。
狡:狡猾。窟:洞窟,这里指窝。
纤(xiān)骊(lí):古骏马名。讵(jù):岂,怎。
三驱:古王者田猎之制。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,三面驱赶,以示好生之德。
含霜草: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。
向月弦: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。
寒木:泛指寒天的树木。
陈王:指三国魏曹植。曹植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
乐府篇:指曹植的《名都篇》。
参考资料:
1、彭国忠 等.唐代试律诗.合肥:黄山书社,2006:1-3
御箭连中双兔创作背景
此诗《文苑英华》卷一八〇编入“省试”类,当为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的试律诗,但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。
参考资料:
1、彭国忠 等.唐代试律诗.合肥:黄山书社,2006:1-3
唐代·苏颋的简介
苏颋(670年-727年),字廷硕,京兆武功(今陕西武功)人,唐代政治家、文学家,左仆射苏瑰之子。苏颋进士出身,历任乌程尉、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、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中书舍人、太常少卿、工部侍郎、中书侍郎,袭爵许国公,后与宋璟一同拜相,担任同平章事。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,与燕国公张说齐名,并称“燕许大手笔”。他任相四年,以礼部尚书罢相,后出任益州长史。727年(开元十五年),苏颋病逝,追赠尚书右丞相,赐谥文宪。
...〔
► 苏颋的诗(104篇) 〕
宋代:
洪咨夔
缺唇丹井应千尺,秃顶灵杉恰百围。
鹤去不闻人下子,黄蜂无数采花归。
缺唇丹井應千尺,秃頂靈杉恰百圍。
鶴去不聞人下子,黃蜂無數采花歸。
:
崔荣江
炙灼锥千孔,淋淋汗若浆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
违久瀺灂水,相逢只梦乡。蒸床身烙饼,苇席洼盛汤。
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
違久瀺灂水,相逢隻夢鄉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窪盛湯。
明代:
梁之屏
何处寻真觅岛洲,崆峒景物似罗浮。霞流玉乳岩多丽,风捲晴岚石更幽。
九转鼎留经岁月,三花树老度春秋。片云屯盖祥光映,列宿遥临瑞气收。
何處尋真覓島洲,崆峒景物似羅浮。霞流玉乳岩多麗,風捲晴岚石更幽。
九轉鼎留經歲月,三花樹老度春秋。片雲屯蓋祥光映,列宿遙臨瑞氣收。
:
玄烨
石磴高盘处,青枫引物华。闻声知树密,见景绝纷哗。
绿屿临窗牖,晴云趁绮霞。忘言清静意,频望群生嘉。
石磴高盤處,青楓引物華。聞聲知樹密,見景絕紛嘩。
綠嶼臨窗牖,晴雲趁绮霞。忘言清靜意,頻望群生嘉。
明代:
凌义渠
古香拂拂手摩挲,为惜牟珠剩几多。凭仗血诚通姓字,一编高拥意如何。
古香拂拂手摩挲,為惜牟珠剩幾多。憑仗血誠通姓字,一編高擁意如何。
宋代:
释普岩
月淡江空泛小舟,唱歌和月看江流。
更深欹枕梦何处,两峰清霜晓未收。
月淡江空泛小舟,唱歌和月看江流。
更深欹枕夢何處,兩峰清霜曉未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