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曲歌辞。王敬伯歌
琴曲歌辞。王敬伯歌。唐代。李端。 妾本舟中客,闻君江上琴。君初感妾叹,妾亦感君心。遂出合欢被,同为交颈禽。传杯惟畏浅,接膝犹嫌远。侍婢奏箜篌,女郎歌宛转。宛转怨如何,中庭霜渐多。霜多叶可惜,昨日非今夕。徒结万里欢,终成一宵客。王敬伯,渌水青山从此隔。
[唐代]:李端
妾本舟中客,闻君江上琴。君初感妾叹,妾亦感君心。
遂出合欢被,同为交颈禽。传杯惟畏浅,接膝犹嫌远。
侍婢奏箜篌,女郎歌宛转。宛转怨如何,中庭霜渐多。
霜多叶可惜,昨日非今夕。徒结万里欢,终成一宵客。
王敬伯,渌水青山从此隔。
妾本舟中客,聞君江上琴。君初感妾歎,妾亦感君心。
遂出合歡被,同為交頸禽。傳杯惟畏淺,接膝猶嫌遠。
侍婢奏箜篌,女郎歌宛轉。宛轉怨如何,中庭霜漸多。
霜多葉可惜,昨日非今夕。徒結萬裡歡,終成一宵客。
王敬伯,渌水青山從此隔。
唐代·李端的简介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...〔
► 李端的诗(218篇) 〕
明代:
邓云霄
据地酣歌笑四豪,诗情酒态忆吾曹。坐来夜雨衙斋冷,望去春风马首高。
白眼未清游侠骨,朱弦宁向众人操。燕台重价需千里,莫问囊中金错刀。
據地酣歌笑四豪,詩情酒态憶吾曹。坐來夜雨衙齋冷,望去春風馬首高。
白眼未清遊俠骨,朱弦甯向衆人操。燕台重價需千裡,莫問囊中金錯刀。
元代:
凌云翰
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敬吊先生落照中,紙煙銷盡酒樽空。牛羊上壟無人管,豈為當時面發紅。
宋代:
穆修
台前流水眼波明,台上闲云鬓叶轻。
莫把姑苏远相比,不曾亡国祇倾城。
台前流水眼波明,台上閑雲鬓葉輕。
莫把姑蘇遠相比,不曾亡國祇傾城。
宋代:
王庭圭
闻说学诗如学仙,怪来诗思渺无边。自怜犹裹痴人骨,岂意妄得麻姑鞭。
曾似千军初入阵,清于三峡夜流泉。只今老钝无新语,枫落吴江恐误传。
聞說學詩如學仙,怪來詩思渺無邊。自憐猶裹癡人骨,豈意妄得麻姑鞭。
曾似千軍初入陣,清于三峽夜流泉。隻今老鈍無新語,楓落吳江恐誤傳。
:
蒲庵禅师
龙河再镇感皇情,倡道从来属老成。
睹史夜摩皆听法,震丹竺国总知名。
龍河再鎮感皇情,倡道從來屬老成。
睹史夜摩皆聽法,震丹竺國總知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