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凫一雁 |
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,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“双凫俱北飞,一雁独南翔”之句。后以“双凫一雁”为感伤离别之词。 |
倚老卖老 |
仗着年纪大;卖弄老资格。多形容摆老资格;轻视别人。 |
革风易俗 |
改变风气和习俗。 |
贫贱不移 |
移:改变。不因生活贫困、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坚定。 |
物尽其用 |
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 |
如履薄冰 |
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 |
晓以大义 |
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胸有成竹 |
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庖丁解牛 |
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聊以自慰 |
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反面无情 |
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望而生畏 |
看着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满招损,谦受益 |
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
妻儿老小 |
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吴头楚尾 |
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三三两两 |
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文治武功 |
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将功折罪 |
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通时合变 |
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呼风唤雨 |
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圆凿方枘 |
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脸黄肌瘦 |
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怜香惜玉 |
怜、惜:爱护;爱怜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、怜爱。 |
惹是生非 |
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
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无微不至 |
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