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淆是非 |
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|
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,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。 |
处之泰然 |
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捞一把 |
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不得而知 |
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生公说法 |
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
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黑天半夜 |
指深更半夜。 |
将功折罪 |
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汗马功劳 |
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 |
春寒料峭 |
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乐以忘忧 |
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呼风唤雨 |
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丰功伟绩 |
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
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土生土长 |
当地生长的。 |
争分夺秒 |
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 |
他山之石 |
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鸡毛蒜皮 |
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朝升暮合 |
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勿谓言之不预 |
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
见所不见 |
见“见所未见”。 |
黯然神伤 |
心情沮丧;心神忧伤。 |
皮松肉紧 |
形容漫不经心,宽泛而无关紧要 |
黄卷幼妇 |
“绝妙”二字的隐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