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出大言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说大话。形容说话狂妄。
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回:“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,更不敢上前,且立住脚观看。”
例子某家好意劝你,乐得两邦和好;你反口出大言!不必多言,放马来罢。(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七十回)
基础信息
拼音kǒu chū dā yán
注音ㄎㄡˇ ㄔㄨ ㄉㄚ 一ㄢˊ
感情口出大言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讲大话。
近义词口出狂言
英语boast(utter bold words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嘴里牙多(意思解释)
- 改过迁善(意思解释)
- 师心自是(意思解释)
- 彬彬有礼(意思解释)
- 取长补短(意思解释)
- 顺口溜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臭名远扬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头面人物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※ 口出大言的意思解释、口出大言是什么意思由琼林苑-专业的汉语字词典与美文资料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灯蛾扑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识文断字 | 知晓文字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讴功颂德 | 讴:歌颂,赞美。指赞美功绩,歌颂恩德。 |
太岁头上动土 |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 |
褒善贬恶 |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
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寒木春华 | 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凿壁偷光 |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;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。 |
经纬万端 | 比喻头绪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