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龙刻鹄的成语故事


画龙刻鹄

拼音huà lóng kè hú

基本解释比喻好高鹜远,终无成就。同“画虎刻鹄”。

出处清 唐孙华《送吴振西北游》诗:“东箭南金谁国士,画龙刻鹄半虚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画龙刻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画龙刻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
穷年累世 《荀子 荣辱》:“然而穷年累世,不知不足,是人之情也。”
说雨谈云 元·汤式《赏花时·送友人观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说雨谈云口倦开,须发已斑白,风流顿改。”
丑声远播 《宋书·卢陵孝献王义真传》:“咸阳之酷,丑声远播。”
有去无回 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了!”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
可想而知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》:“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状,可想而知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